计算机网络

计网
概述
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
因特网的组成
- 边缘部分
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,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和资源共享 - 核心部分
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,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
三种交换方式
- 电路交换
- 电话交换机接通电话线的方式
- 电路交换的三个步骤
- 建立连接 (分配通信资源)
- 通话(一直占用资源)
- 释放连接(归还通信资源)
- 当使用电路交换来传送计算机数据时,线路的传输效率往往很低
分组交换
发送方:构造分组发送分组
路由器:缓存分组转发分组
接收方:接受分组还原报文
报文交换
与分组类似,主要用于早期的电报通信网,现在较少使用
三者对比
三者优缺点
电路交换:
- 优点
- 通信时延小
- 有序传输
- 没有冲突
- 适用范围广
- 实时性强
- 控制简单
- 缺点
- 建立连接时间长
- 线路独占,使用效率低
- 灵活性差
- 难以规格化
报文交换:
- 优点
- 无需建立连接
- 动态分配线路
- 提高线路可靠性
- 提高线路利用率
- 提供多目标服务
- 缺点
- 引起转发时延
- 需要较大存储缓存空间
- 需要传输额外的信息量
分组交换:
- 优点
- 无需建立连接
- 线路利用率高
- 简化了储存管理
- 加速传输
- 减少出错概率和重发数据量
- 缺点
- 引起转发时延
- 需要传输额外的信息量
- 对于数据服务,存在失序,丢失或重复分组的问题,对于虚电路服务,存在呼叫建立,数据传输和虚电路释放三个过程
计算机网络分类
按交换技术分类
- 电路交换网络
- 报文交换网络
- 分组交换网络
按使用者分
- 公用网
- 专用网
按传输介质分类
- 有线网络
- 无线网络
按覆盖范围分类
- 广域网 WAN
- 域域网 WAN
- 局域网 LAN
- 个域网 PAN
按拓扑结构分类
- 总线型网络
- 星形网络
- 环形网络
- 网状型网络
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
速率
速率: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比特的速率,也称为比特率或数据率
比特: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
常用数据量单位
常用数据率单位
带宽
带宽:(在计算机网络中的意义)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。
一条通信线路的频带宽度越宽,其所传输的最高数据率也越高
单位:b/s(kb/s,Mb/s,Gb/s,Tb/s)
吞吐量
吞吐量: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
吞吐量受网络带宽或额定速率的限制
时延
- 发送时延
- 传播时延
电磁波传播速率:1.自由空间 3x10^8m/s 2.铜线 2.3x10^8m/s 3.光纤 2.0x10^8m/s - 处理时延
一般不方便计算
时延带宽积
时延带宽积=传播时延X带宽
往返时间 RTT
利用率
$$利用率=\left{
丢包率
丢包率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,传输过程中丢失的分组数量与总分组数量的比率
分组丢失主要有两种情况
1. 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被结点丢弃
2. 分组到达一台队列已满的分组交换机时被丢弃;在通信量较大时就可能造成网络拥塞
丢包率也反应了网络的拥塞情况
- 无拥塞时路径丢包率为0
- 轻度拥塞时路径丢包率为1%-4%
- 严重拥塞时路劲丢包率为5%-15%